記帳就是理財嗎?

更新日期 2020-09-30

好久以前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記帳的檔案,覺得非常好用,就開始按著格式記帳。用了一段時間,了解自己的花費項目之後,就動手修改成符合自己使用習慣的格式。一個月一張工作表,表格大致分成三個區塊:

  • 生活費支出:伙食、日用雜貨、教育費、治裝費,可以再按照自己的花費習慣重新分類
  • 收入:薪資、獎金、投資收入、斜槓收入
  • 本月已花費和剩餘可用金額

這個表格最棒的地方是左上角這那兩欄:本月餘額和本月已花費。因為有時候一不注意,搞不清楚自己還有多少錢可以動用。如果能訂下每月花費上限,一天天記錄,隨時都知道預算還剩多少,對於預算控制非常有用。這樣的記帳,大概 3-6 個月過後,就能了解自己錢花在什麼地方。

上面這個表雖然在看每個月的支出時很方便,但因為只是單月記錄,對於有些季節性或年度性的支出,欠缺整年規劃的視野。所以我加了一個大額支出和大額收入的表。像保險費、學校註冊費、所得稅這些不是每月發生的費用,和年終獎金、股利、中大獎(沒發生過)等收入,就可以記錄在年度規劃表。

一年以後可以做彙總表,很明顯看到這個人(我不會承認是我)的治裝費是紅色那條線,想省錢可以先抓大放小,從治裝費下手。

既然已經清楚治裝費是萬惡之首,其他項目都控制得不錯,可以不用再詳盡記錄了。從那以後這個人只記錄衣鞋包,聽說記錄了10年以上,如下表。

幾年下來可以再畫成如下表的趨勢圖,就可以抓什麼時候是容易失控的季節。一樣也做了年度預算上限,所以快超支時就會收斂一點,全年預算減去已花金額再除以剩下幾個月,就可以估算接下來每月該花多少。

昨天聽到有人說:「記帳沒有用,我花了一年記帳,錢都沒增加。」 我很想告訴她,想理財的話,記帳不是重點,只是起點。記帳的目的是:

  1. 知道預算還剩多少,好好控管不要超支。
  2. 知道錢花在哪裡,思考這是需要還是想要?
  3. 思索過之後,最重要的是做出改善行動。

如果花錢的模式不改變,帳記得再詳盡也是枉然。就像我常跟小孩說,考試不是目的,錯的地方沒弄清楚,寫再多考卷還是不會啊!又或者,健康檢查後,不開始運動、健康飲食或是多喝水,明年還是紅字啊!

後記:

我最近加入了斷捨離的臉書社團,花費習慣有些改變,感覺上需要再重新了解一下自己每個月花費多少,花到哪兒去。所以下載了一個記帳app叫 Mommy 活寶兔記帳,感覺還不錯。她的報表功能挺完善的,可以看出整月花費,哪些類別花費比較高,以及花費的前十名是什麼費用,可以參考一下哦。

在〈“記帳就是理財嗎?”〉中有 2 則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