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務自由實踐版(Kristy Shen 版)

前陣子買了很多 FIRE 的翻譯書,很妙的是其中有兩本中文名稱一樣,但作者不同,還都是華裔的。先挑這本閱讀的原因是我訂閱了簡單致富 JL COLLINS 的電子報,最近這期他提到了這一本的作者 Kristy,所以就先看。

Kristy 和她先生是 31 歲存到美金 100萬,現在一邊環遊世界,一邊寫作為業。她的爺爺是國民黨軍醫,她父親文革時期都在農村當苦工,幸好後來有機會可以上學,還到加拿大唸博士,所以 Kristy 在九歲那年(1990年)終於能離開大陸,到加拿大投靠爸爸。

書中描述父親以及她自己年幼時的匱乏情況,讓我難以想像。也讓我回想起在美國唸書時遇到的中國同學,覺得大家似乎生活在平行時空的樣子。

POT 分數

總之因為這麼十分匱乏的生活環境,讓 Kristy 在大學選校系時,並沒有追隨熱情,而是研究各種科系讀到畢業所需的花費,再對照該領域的收入統計,算出 POT 分數 (Pay over Tuition) 來做決定。

從她自己的三個志願來看,創意寫作=0.2,會計=1.83,電腦工程=2.81,所以她選擇成為電腦工程師。

享樂跑步機

作者很珍惜自己在這麼困頓的經濟環境下,培養出來的匱乏心態,讓她知道金錢的可貴,養成高儲蓄率的習慣。

但其實她初入職場時,曾經淪為包奴,短短幾個星期就買了五個包。她形容每次都為了新入手的戰利品開心好幾天,但幸福的週期越來越短,很快又開始物色新目標。但她覺醒得很快,發現自己無意間踩上了享樂跑步機,也就是習慣新常態,再有類似的購物行為,愉悅感反而降低。雖然刺激不變,大腦的期望標準卻提高了。

不過她也發現享樂跑步機的快樂遞減效應,只適用在有形財務;無形的體驗不在此限。如果花費在旅行或學習新技能等體驗的錢越多,就變得越快樂滿足。隨財物衍生的開心只是一時的,但體驗帶來的快樂卻歷久彌新。

她不贊成教人理財的書籍上說的,一天省下一杯咖啡,30年後變成100萬的這種勸告,她說,連最愛的東西都不能吃,活這麼久有什麼意思?

以下幾點是她給的花費忠告:

  1. 省去那些無法讓你開心的基礎花費。
  2. 省去那些可能造成不便,但遲早會習慣的基礎花費。例如:外食、坐計程車上班。
  3. 少花大錢買貴重物品。
  4. 把省下來的錢拿去享樂。

買房是划算的投資嗎?

我自己是沒有買房的經驗,但很多 FIRE 書都會提到用房地產達到財務目標的可能性。這本書的作者算是不太贊成買房的,如果要買的話,她提到 150 法則,就是將每月要繳的房貸金額乘以 150%,算出來就是這棟房子的實際花費。如果這個數字高於租金,租屋就比買房划算,總之就先敲一下算盤再決定。

指數化投資

既然有被 JL COLLINS 點名,可見作者是走指數化投資的路線,她們是股6債4的配置。她提到現代投資組合理論,將資產用兩個指標來衡量

  • 預期報酬:某項資產的年平均報酬率
  • 波動性:標準差,該項資產的日常波動情形

股票配置比例越高,長期收益越高,但波動性越大。

步驟如下:

  1. 挑出股票配置方式
  2. 選擇要追蹤的指數
  3. 挑選要投資的基金
  4. 定期再平衡

作者很「幸運」的在2008年做完功課開始投資,在損失兩成的時候,她嚇到差點按下全部賣出的按鍵,焦慮到早晨起床的枕頭上都是落髮。這時候她們學到了寶貴的一課:在景氣低迷時賣股票而錯失復甦良機,才是不斷賠錢的癥結。

必須利用再平衡重新調整資產配置比例:只有當某項資產的配置比例超出原訂目標,才可以出售。接下來她們持續投入資金,有一次才剛投入1000美金,她的投資組合立刻暴跌1000美金。克服了心理恐之後,她發現持有的指數基金越來越多,終於在金融風暴過後兩年,完全回本。

其實我 2022 年的投資成效也是,每個月都投入超過50%的薪資,但總資產只增長了3%,感覺像做了一年白工。

囤積心態

從小在匱乏環境長大的作者,努力賺錢存錢,卻遇到公司開始委外到印度,部門預算縮減,每天都在擔心裁員大刀何時砍來。公司同事精神緊繃,也有前輩癱倒在辦公桌上。她開始思考,如果賺到的錢只是留給後代,賺錢的意義何在?

她找到的第一個答案是斜槓創業,經營一個又一個的網路事業,期待其中有一個能成功命中。她把 時間=金錢 的座右銘掛在書桌前,結果卻筋疲力盡,感覺自己像在慢性自殺。

自由心態:金錢=時間

有一天她忽然倒過來看到 金錢=時間,想通了滿足基本需求之後,就不該再囤積,而是把時間找回來。如果投資得當,利用獲利來應付生活開銷,就不用再汲汲營營了。想工作就繼續工作,但如果老闆逼你,你就瀟灑走人!她把之前找到的理財書都收起來,改成研究退休。

4%法則

如果在退休後,每年固定提領 退休時資產總額的 4%,那麼有九成五的機率,錢是花不完的。如果想知道需要存多少錢的話,只需要將每年的生活開銷乘以25倍,就是答案了。

儲蓄率

決定何時能退休的唯一因素就是儲蓄率,不是收入多少。正好收到錢鬍子的電子報,用下表來看就更清楚了。儲蓄率 50% 的話,大概執行 17 年後就可以用指數型投資的被動收益支付 4% 提領率所需的生活費了。

from Mr Money Mustache

報酬順序風險

4% 提領法則成功的機率高達 95%,但我們總是會擔心,萬一我就是那 5% 呢?

如果你很幸運的在景氣起飛前退休,可以先享受豐厚的報酬率,就算是接下來碰到下挫,也已經有了前面幾年的高報酬墊高資產總值。但如果退休時正好碰到景氣蕭條,在資產下跌的情況下,還要被迫從中提領生活費,資產就會縮水得更嚴重。

為了避免碰到這種「報酬順序風險」,一般的建議都是要留 緊急預備金。但這筆預備金應該要留多少呢?

我看過有建議一兩個月,也有建議半年,或者一到兩年的,這本書的作者建議五年。

原因是過去股市從崩盤到回穩,中位數大約是兩年,例如 2008 年的金融風暴,花了兩年恢復正常。而上個世紀最慘烈的經濟大蕭條,期間持續了五年,所以作者覺得五年應該可以安然度過任何風暴。

但算式說來容易,準備起來卻不是小數目。

書上建議在 “退休後的前五年” 建立一個「收益護盾」就能避免被迫低價出售資產,而且又不需要留那麼多緊急預備金。也就是在退休後前五年,先把部分資產轉成收益率較高的標的,用股利或債息等收益,來支應部分生活費,不足的部分再儲存緊急準備金,這樣就可以減少需要準備的金額了。

一年的旅行,所花的錢竟然跟待在家一年的開銷一樣?

作者旅遊一年回家結算,竟然發現生活費還有剩。原因是她們將一年的時間分散在高消費和低消費地區之間,利用刷卡紅利賺機票、住Airbnb、外食自煮混搭,例如在英國、西歐,兩人一個月花到三千多美金,但在東南亞一個月花不到兩千。平均下來,整年花費居然比在加拿大的家待一年還少一些!

提早退休後的重心

不用擔心錢的問題之後,作者也提到她在退休前也遇到恐懼之牆,得了 再撐一年症候群。

雖然已經準備好 4% 提領計畫,也安排好緊急預備金來防止報酬順序風險。但總覺得如果再撐一年,應該會更保險。再過一年,還是一樣,永遠沒有準備好的那一天。

她安慰我們,一旦你決定打破常規走自己的路,難免會有顧慮。除了擔心錢不夠用,可能也會擔心沒有朋友作伴、失去身分認同。

回想一下,過去到現在職場中的你,是理想中的自己嗎?如果是,可以選擇繼續留在熱愛的工作環境中,延續美好的日子。

如果不是,那就不用擔心啦!你反而可以拋下過去的自己,拓展新的朋友圈,重新打造一個更適合的新身分,有投資組合當靠山,什麼都不用怕。

選擇自己的致富之道

作者提到個人理財的遊戲規則是三股力量的組合:收入、儲蓄、投資。

1. 積極創業型:很會賺錢,通常傾向創業,不太會控管支出,樂於承擔風險。
收入特高👍、儲蓄一般、投資一般。

2. 聰明投資型:擅長用錢滾錢,收益沒超過 20% 是看不上眼的,善於透過借貸和槓桿獲取最大收益。
收入一般、儲蓄一般、投資特高👍

3. 精打細算型:嚴格控管開支,收入普通,會花費時間去分析支出。選擇投報率約 6% 的指數投資組合,抗拒冒險、擔心承擔風險。
收入一般、儲蓄特高👍、投資一般

累積財富的關鍵就是了解自己的個性和長短處,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
研究了一陣子的 FIRE之後,我發現真的就是三個元素的取捨:要嘛就是「增加收入」,要嘛就是「減少花費」,都做不到的話,就是用「時間」換取空間,把提早退休這個念頭先往後放放。都是很簡單,但考驗意志力的方法。

在臉書社團分享這本書,發現很多人都看過,也蠻推薦的。

我覺得作者文筆很有趣,分享她自己一路走來的嘗試和做法,中間有一些加拿大避稅或醫療保險等我看不懂的段落,不過她用很多自己的實際數字來舉例,讀起來很真實也能對照,很不錯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