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子習慣(2) 明顯的提示 & 創造習慣的吸引力

上一篇談到 原子習慣 作者認為想要從根本內化習慣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「身分認同」:確定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,是過著健康生活的人?有音樂素養的人?充滿活力面對目標的人?每個行為就像一張選票,強化了自己的身份認同。

重複同樣的行為越多次,到它變成習慣的時候,我們自然也就成為那樣的人。可惜的是,有些行為很容易半途而廢,做過幾次之後就沒動力繼續,例如每天跳繩 500下、聽30分鐘英文,怎麼樣讓這些行為變成習慣?

原子習慣這本書,主要的內容就在說明建立習慣的「行為改變四法則」

  1. 讓提示顯而易見
  2. 讓習慣有吸引力
  3. 讓行動輕而易舉
  4. 讓獎賞令人滿足

法則一 讓提示顯而易見

曾經聽說要養成習慣,至少要重複行為 21次,但有時就是會忘記。作者提出的第一個法則是讓提示顯而易見。

為習慣做出計畫

有三種方法可以培養新習慣,假設是定期運動,第一個方法:記錄自己的運動頻率;第二個方法:除了記錄,還要閱讀運動有何益處的文章;第三個方法:除了記錄、了解運動的好處之外,還要寫出下週運動的時間、地點和計畫。哪一種方法會最有效?

作者說我們很容易會想要多運動、多喝水,培養健康的好習慣,但是真正有效的方法,應該是做出確切的計畫,才比較有可能真正執行。

必須完成類似這樣的句子:

下週起,我會在 週六 的 上午八點 在 小巨蛋操場 跑步十圈。

一旦設定了執行計畫,就不用等靈感來,幾點去比較不熱?早上去還是晚上去?都不用考慮了,行動的時間一到,穿上球鞋出門去!

作者給了習慣公式幾個範例:

  • 冥想:我會在早上七點,在餐桌冥想十分鐘
  • 語文:我會在晚上六點,在臥室唸西班牙文二十分鐘
  • 運動:我會在傍晚五點,去健身房運動一小時

習慣堆疊

幫習慣做計畫有很多種方法,作者說他最喜歡的是套用 狄德羅效應 的「習慣堆疊」

狄德羅效應我覺得像是破窗理論的相反,破窗理論說如果一個窗子破了不處理,各種混亂就會接踵而來,很快的整個房子就毀了。狄德羅效應則是說手頭驟然寬裕的狄德羅,當他買了紅色長袍之後,發現自己所有的物品都配不上這件長袍,接下來就是連續的消費,額外購入大量物品。

作者由此說明人的行為總是遵循這個循環,一個行為常常成為觸發下個行為的提示。例如:進浴室洗手,接下來把髒毛巾放進洗衣籃,想到洗衣精用完了該補,寫進購物清單同時又想到衛生紙也快用完了。

所以作者建議建立新習慣最好的方法就是:找出自己目前的每日習慣,然後把新的行為堆疊上去

簡單的說,習慣堆疊就是把新習慣和舊習慣勾在一起。

公式:做完 xxx 我會執行 ooo

同樣拿前面的三個例子

  • 冥想:我會在早上七點,在餐桌冥想十分鐘 》每天早上喝完咖啡,我要冥想十分鐘
  • 語文:我會在晚上六點,在臥室唸西班牙文二十分鐘 》每天晚上刷完牙,我會在臥室唸西班牙文
  • 運動:我會在傍晚五點,去健身房運動一小時 》每天下班回到家,我要換上運動衣、球鞋去運動

上面這三個例子只疊了一層,作者建議可以把許多習慣串連在一起,他舉的範例是下面這個堆疊:

我也來東施效顰,嘗試習慣堆疊:

既然是要建立新習慣,第一個觸發行為就很重要。假如想在早上喝完咖啡練習冥想,但每天早上要準備早餐、送小孩上學、趕捷運上班,那麼早上就不是練習冥想的好時機。

作者提醒我們,千萬別要求自己在受干擾的情況下執行新習慣,新習慣和明確可執行的提示連結得越緊,觸發時機到來的時候,我們才越能注意到它。

每個習慣都有自己的家

有時候書看到一半擱在角落就忘了讀,有時候維他命塞在櫥櫃裡忘了吃,甚至連喜歡的零食如果是放在桌上,大概一下子就吃光,如果收在櫃子裡卻能放好久忘記吃。作者說我們常以為自己的行為是有意識的選擇,實際上常被 最容易看到的選項 影響,越容易取得的事物,我們越會去嘗試。

所以如果想要培養好習慣,就要創造 明顯的提示,而這些提示通常存在於我們所在的場域。同樣是客廳沙發,有人喜歡在落地燈下閱讀;有人喜歡抱桶冰淇淋配 Netflix。不同的人對相同地點有不同的感覺,如果能訓練自己把特定習慣和特定情境連結在一起,更容易成功。

因為許多不想要的習慣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,如果想要改變習慣,在新環境比較容易逃脫那些不易察覺,卻能把你推回現有習慣的提示。作者建議我們可以找一個新地方,創造新的例行公事。

WFH 期間,這種感覺最明顯了。私人空間變成工作空間,餐桌是用餐還是打電腦的地方?沙發是放鬆看電影的地方,還是線上會議的地點?情境混合造成了習慣混合,到頭來,獲勝的通常是輕鬆的一方。

作者說他了解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獨立的空間,我們還是可以想辦法切割活動區塊,電腦寫作、平板閱讀、手機發訊息,每個習慣都應該有自己的家。讓你一到那個場景,自然會想要執行那個習慣。

減少壞習慣的提示

用環境來培養習慣,比靠超強意志力簡單。我們以為的自律的人,通常只是擅長打造不必抵制自己意志力的環境,他們不會勉強自己在負面環境保持好習慣。這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反而是盡量讓壞習慣隱而不見。

法則二 讓習慣有吸引力

這個法則真的太重要了。我常常看到明顯的提示,或是被自己腦子裏的鬧鐘提醒,但卻沒有動力撲向好習慣的呼喚⋯⋯

多巴胺驅動的回饋迴路

作者說每種動物的大腦好像都預先裝載了某種行為準則,如果遇到這個準則的誇大版,也就是超常刺激,就會產生超強烈反應。這裡有個例子很好笑:科學家發現把巢築在地上的灰雁,如果鳥巢附近有球型物,他們會以為是蛋滾出去了,所以會想辦法把蛋拖回巢裡。球型物越大,鳥媽媽的反應越大,他們的實驗還看到鳥媽媽費盡千辛萬苦把排球滾回鳥巢。。。欸,我覺得這些科學家真的是太壞了。

但是不要嘲笑鳥媽媽,作者話鋒一轉,其實人類吃垃圾食物也是一樣的概念。因為人類數十萬年來,都在荒野找食物,大腦已經演化為非常重視 鹽分、糖分、脂肪,而且要盡可能多吃。很壞的食品科學家就想辦法調配出每種產品的極樂點 – 鹽糖脂肪的最佳比例,好吸引我們一直複購。

這些渴望其實來自大腦中的多巴胺,不只在真正體驗時會分泌,在預期愉悅時也會分泌多巴胺。當我們預期某個機會將會帶來獎賞,多巴胺濃度就會因為期待而升高,就好像有時候渡假前一晚的興奮程度,往往高過實際到渡假地點的快樂。

誘惑捆綁

誘惑綑綁就是建立期待,是把需要的行為(習慣)和想要的行為(期待)勾在一起。我們讓自己先做完需要建立的習慣,再去做期待中想做的事,多巴胺濃度會升高,我們會比較開心的去建立習慣。作者舉了範例:

有個很愛看 Netflix的人,改裝了健身自行車,只有到達某個速度時才會播放 Netflix,為了看到節目,他只好拼命踩自行車。這讓我想到,我家姊姊說想培養喝水習慣,我可以建議她規定自己滑臉書前要先喝一杯水。

加入同質社群

身為群居動物的人類,習慣的養成最早是來自模仿。所以作者建議加入一個擁有你想要的習慣的社群,例如加入一個健身房,身邊都是熱衷運動的人,會讓自己也跟著勤奮起來。我忽然想到自從我加入臉書的斷捨離社團,經常看到別人空無一物的家之後,好像有養成盡量保持桌面淨空的習慣喔。

這兩章有一些有趣的研究或者小故事,讀起來滿有趣。只是我不像前一章那麼有感覺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讀的時候我還沒辦法把「成為哪種人」和「好習慣」、「壞習慣」連結起來。所以這兩章感覺沒有那麼神聖,哈哈哈。希望最後那兩章:讓行動輕而易舉、讓獎賞令人滿足 不要讓我失望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