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日期 2022-09-19
在我的臉書社團:提早退休研究社群,有同學留言她想提早退休的理由,不是因為討厭工作,而是討厭喜新厭舊又不公正的老闆!如果不能Fire老闆,除了轉換心態,這問題看起來似乎無解。
在實現「提早退休」的目標之前,總是會有一段「等待黎明」的過程,要想辦法讓自己在暗夜中仍然開心,至少維持平靜的狀態。
靈機一動的,竟然在我最喜歡的一本書: 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 找到完全符合的答案。
這本書的第三章正好舉了一模一樣的範例來告訴我們,想要設計更快樂的人生、更好的工作時,關鍵就是找出:真正的 問題出在哪裡?
卡住你的問題究竟是什麼?

如果我們卡在一個看似無解的問題,要想辦法跳出來,重新打造看問題的方式。作者舉了一個人:伯尼,他也碰到「反正我主管就是一個爛人」「不管我再怎麼努力工作,也永遠得不到他的賞識」。
在這個章節,作者介紹了MAP (minimum actionable problem) 的概念。也就是重新定義棘手問題,排除無解的部分,讓它變成能採取最小可行動的問題。
為了找出伯尼的MAP,身為資深顧問的作者問了兩個問題:
問題#1. 怎麼了 (表面上的情況)
在卡住或壓力龐大的情況下,顧問一開始會讓客戶說出表面上的情況。伯尼在這個抒發情緒的過程中,滔滔不絕地說了十萬字。接下來,顧問拋出一針見血的第二題:
問題#2. 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 (隱藏的情況)
作者說,有95%的機率,利用問題二可以立即找出真正的問題,帶出隱藏的情況。
3 步驟找出最小可行動問題
步驟 1 詢問問題#1:怎麼了
「反正我主管就是一個爛人」「不管我再怎麼努力工作,也永遠得不到他的賞識」
步驟 2 聚焦,去除不必要的情緒
如果陳述問題一的時候,能夠理性不帶情緒,那這個問題應該不會太困擾我們。大多數人被問題卡住時,自然會混進誇大的情緒。問題帶給我們不快樂,甚至是痛苦,很自然的會讓我們把痛苦和問題連結在一起。
這一段我覺得作者說得很好,他尊重伯尼發洩情緒的自由,但也提醒伯尼客觀分析,聚焦在真正的問題,不要被情緒干擾。
經過客觀分析,顧問發現伯尼的主管社交情商不高,無法給予伯尼期待的回饋。他提醒伯尼,用原來情緒性的表達方式,很容易落入兩個錯誤的假設:
- 只有主管可以給伯尼賞識
- 主管不誇獎伯尼,他就「永遠得不到認可」
這兩個錯誤的假設,不必要,也不正確。
步驟 3 詢問問題#2:實際上發生什麼事?
作者建議擁有設計思考心態的設計師,重擬問題的起手式從這句問話開始:我如何能(替個人)…..。用這種方式開始的話,伯尼可以從問題是主管很爛,轉變為三個最小可行動問題。
- MAP 1:主管很少給我正面回饋,我如何能從公司其他人那裏,獲得明確的讚賞?
- MAP 2:我主管有他的優點,但不懂得感激他人,我如何能從其他我尊敬的人那裏獲得肯定?
- MAP 3:我主管和全公司的管理方式,不包含正面的回饋。我如何能重擬工作滿足感,領到薪水,但在其他地方尋求肯定?
找到最小可行動問題,接下來呢?
不要試著「解決」這個問題!
我看到作者說,剛剛費了千辛萬苦找出來的MAP,竟然不要解決它?真的超傻眼!
仔細看他的意思是,人生沒有正確答案。你只要做到回應問題,嘗試把它變成 可接受 的新狀態。而當我們到達那個比較能接受的新狀態時,解答就出現了。人生的問題或許不需要永久解決,而是控制住。
他舉例在一個婚姻關係的研究上,學者發現伴侶間有七成的問題是無法解決的,但這些永久無解的問題卻不一定對婚姻帶來負面傷害。許多白頭偕老的伴侶接受這些無解的問題,找出夠好的解決方式,仍能繼續幸福過日子。
最佳可做選項 BDO (Best Doable Option)
作者嘗試告訴我們,人生問題不是學術研究,你不必了解問題,就能解決問題。窮盡方法分析解構問題,找到理論上的最佳解決方案,或許很完美,但也可能根本不存在。當你越鑽研完美解方,就越有可能覺得你的BDO都是妥協的選擇。
但設計思考心態的人,重視的是實踐它。在實際擁有的選擇清單中,找出最佳可做選項,做出自己選擇的未來,不要糾結在現實當中可能不存在的完美選項,而遲遲無法行動。
偽裝成問題的「船錨問題」和「重力問題」
剛剛作者都在教我們怎麼找到能採取行動的真正問題,而這一段他提醒我們別被假裝成問題的問題卡住了。第一種是看起來只有單一解法的船錨問題,第二種是實際上根本不是問題的重力問題。
船錨問題:卡在單一的解決方法
船錨問題就像船錨一樣,把你釘在一個地方動彈不得。它之所以會發生,是因為只想用自己喜歡的解決方式來定義問題,缺乏商量的餘地。直接把不可能達到的解法放進問題裡,讓你覺得整個被卡住。
書中舉了雀兒喜的例子。她待的新創公司趨於成熟,近期的未來不會再任命新的總監,可是她今年的目標就是要升為總監,所以她把問題定義成:我如何在公司不再晉升新總監的情況下,當上總監。
如果卡在這個問題就死定了。作者說第一步就是重擬問題,雀兒喜應該想想自己是想升官?還是尋求新挑戰?如果是後者,題目應該變成:如何在公司擔任不同角色,學習到新技能,又能讓職涯成長?
當題目轉換時,不同的可能性就出來了。雀兒喜可以到新分部做相同工作、重新受訓擔任不同的工作,甚至考慮到其他公司面試。
接下來作者提出的這個觀點,我有親身體驗。他認為相較於嘗試可能失敗的新事物,緊抓住無法解決的熟悉問題,更讓人心安,躲藏在這個無解的問題下,比面對失敗的恐懼簡單。
我確實有時候會問自己,我到底是真的被我的問題卡住,還是因為我太害怕行動,就假裝這問題卡住我。(聽起來很像繞口令,但有行動恐懼症的同伴們,我想你們能體會。)
作者鼓勵我們,「在必要時拿出勇氣,在恐懼時依舊行動。當你在做生命設計時,有點害怕沒關係,試著前進,不要陷在原地。」
我這裡平衡報導一下。楊定一博士在7/12中午的音檔提到很多人會問他,在工作中碰到不順利,應不應該離開公司?他的建議是你可以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,但在這之前 “Do your best“,把工作中遇到的事做到最好,站在中立的立場看事情,說不定可以渡過不順。有些事情是當下自己的感覺,可能之後就順了。
如果還是不順的話,可以採取行動,但還是要 Be Practical。不要有衝動的幻想,很快放棄的話,後悔也會很快。記得還是要務實地為自己安排、選擇、鋪路,曉得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。讓心帶著你走,心會帶著你走另一條路,找到真正的快樂。
重力問題:卡在不是問題的問題
除了第一種的船錨問題,還有一種重力問題也會導致無法行動。這種問題是天生就無法解決的,可能是一種人生現實、一種狀態,而不是問題。例如約翰想要靠當詩人,過上不錯的生活。
他的問題可能就要重擬成:如何一邊靠其他工作賺錢,一邊享受寫詩?或是如何一週只工作十小時,其他時間拿來寫詩,但又有辦法生存下去?畢竟要靠寫詩拿到不錯的報酬,在現實社會上,比例還是偏少的。
這一章後面有兩個練習,我覺得很實用。
練習一 最小可行動問題 (MAP)
- 挑一個你想解決的,已經卡住一段時間的問題
- 寫下問題,越清楚越好,有助於你思考這是不是船錨還是重力問題
- 檢視問題有沒有帶情緒或偏見,要很誠實,甚至可能要請朋友幫忙看
- 把問題重擬成MAP,記得重擬的句子是 我如何能……
- 得出MAP之後,腦力激盪出三個不同的行動方案來解決問題。別忘了不是要找出完美解法,可接受就可以了。
練習二 最佳可做選項 (BDO)
- 挑一個你想解決的問題
- 替那個問題腦力激盪出五種解法
- 檢視這五種解法是最佳理論方案還是最佳可做選項
- 刪掉最佳理論方案。以行動為導向,挑出一個選項執行
- 提醒自己, 你已經做了決定
其實我已經想到我的船錨問題了。如果我有成功運用MAP和BDO的練習重擬問題,然後又好意思公諸於世的話,之後再來公開。。。
西方人的思維是“解決”問題,東方人的智慧是“化解”問題。
有道理耶!那這本書的作者是西方人卻擁有東方的智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