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退休之後的財務準備,這兩年我重啟只在踏入職場初期買過幾張的股票帳戶 (真後悔太晚重啟)。一方面實驗施昇輝先生教的 ETF 0050/0056 投資策略,另一方面投資其他個股來做比較。
在 ETF 0050/0056 的投資方面,每月固定買一張 0056 可以順利執行,但 0050 常因為我沒有做好現金分配,到了大盤日K <20 的買點時,總會發生子彈不足的窘境。
而個股買賣也常發生一買就連跌很多天,好不容易等它上漲回到成本,我就趕緊賣了。但賣掉之後就會漲到讓我後悔賣太早的情況,常常很氣自己怎麼有耐心抱跌,沒耐心等漲,扼腕極了。
重點是上述兩種情況常常一再發生,我都是在發生時告訴自己下次別忘了要幹嘛幹嘛,但下次一樣後悔不已。
一看到這個書名《為何賣掉就漲,買了就跌》就讓人好奇,為什麼總是那麼準啊?我之前自覺理性的認為這應該只是「感覺問題」,人總是傾向忘掉幸運的「買了就漲」,而只記得惋惜「煮熟的鴨子飛了」吧?
作者陸蓉是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,專精行為金融學。這本書介紹了很多在做投資選擇和決定時的心理學原理,因為範例生動易讀,常常讓人有「我不孤單」或是 「原來如此」 的感覺。
傳統金融學理論做過「扔飛鏢的猩猩」和「華爾街專家」的績效評比,結果猩猩還小贏,所以傳統金融學家建議不要刻意挑選投資類型,買股票就買大盤,也就是股價指數,ETF就是這類型代表。
但作者身為行為金融學家,她認為上述的實驗樣本量太少,不具代表性。以人做為行為主體的市場不是毫無規則的隨機買賣,而是有規則可循。不只要考慮買什麼、賣什麼,連何時買、何時賣都是學問。
書中以投資四個階段來說明可能會碰到的心理認知問題,解釋為什麼我們在投資時常會犯傻或重複踩坑。我們買股票會經歷四個階段:
- 蒐集資訊:了解有哪些公司可以投資
- 分析資訊:蒐集到有幾家不錯的之後,總是要加以分析比較
- 買賣決策:決定要買入哪幾張股票,決定哪時要賣出
- 反省改進:看到賺了或賠了,決定下次要持續這招還是要怎麼改善
書中列出四個階段可能導致不理性投資的認知偏差。
投資四階段
1. 蒐集資訊階段-為何無法了解一家公司?
開始決定投資股票,我們可能會用查詢關鍵字、問朋友意見、看投資節目,或者買幾本書來找投資標的,作者提醒我們要留意以下的偏誤:
- 現成偏差:以陌生訊息和聽過的訊息相比,我們會更喜歡已經在記憶中的資訊。假設查到一篇 2021年存股推薦清單,裡頭洋洋灑灑列了十支股票,我們可能就會對其中兩三家聽過的有好感,而不會選擇陌生的股票,但如果仔細研究,很有可能沒聽過的反而比聽過的績效更好。
- 新近性偏差:新近發生的事,會比過去發生的事,更容易影響決策。例如這幾天手中的股票都漲,我們可能就容易輕忽風險,持續買入。但如果最近股票下跌,我們就會變得更悲觀,不敢輕易出手。
- 首因效應:做決策時,容易被資訊到達的先後順序干擾。例如我們對某家公司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,認定它是好公司,之後如果看到跟它有關的壞消息,我們可能會先存疑,不會馬上相信。
- 近因效應:跟首因效應完全相反,它指的是在資料蒐集的前期階段,最近才到達的資訊,對我們的決策影響最大。例如:我們同時查閱幾份報表時,最近的這一份會比之前看到的幾份更影響我們的決定。
至於先進來的資訊,還是最近才到的資訊影響比較大,就看先進來的資訊是否在我們腦中已經形成既定印象。
2. 資訊分析階段-股票分析不可信?
- 代表性偏差:做判斷的時候,容易因為一些「代表性特徵」衝動的做決定。例如: 因為某家公司連續三年股利發得很好就決定要買入。或許還有其他未觀察到的因素,例如景氣循環影響,或是公司刻意調整業績,而不是因為顯現出來的代表性特徵
- 小數法則的偏差:我們常聽到的大數法則是指資料量大的狀況下所呈現的統計規律性。小數法則講的是一種誤用,誤把少量的資訊當做判斷依據,例如聽到某個分析師說對了幾次趨勢,就覺得他很厲害,完全相信他的話,這就是一種偏差。
3. 買賣決策階段-越自信的人賠得越多?
- 過度自信:如果是完全不懂股票的人,應該不會有莫名的自信。但如果資訊讀得多了,經歷越來越多,就可能發生對自己能力的認知超過實際水準,這就是過度自信。在這種情況下,容易忽視風險,做出過度交易。不該買入時不斷買入,不該賣出時,不斷賣出。反而做得越多,虧得越多。
4. 反省改進階段-踩過的坑為什麼繼續踩?
我對這一段最好奇也最有興趣,因為我確實覺得自己老是無法記取教訓。作者說,不論在投資上還是生活上,我們就算知道自己的問題,還是很難像機器學習一樣,透過一連串的失敗經驗而改善。
- 自我歸因:把好的結果歸因於自己,把壞的結果歸因於別人。所以賺錢的時候,覺得是自己眼光精準,而下跌的時候就覺得是因為美國股市影響啦、時事造成恐慌心理啦……因為不是真正認清自己為何獲利或虧損,下次投資時就會重蹈覆轍。
- 認知失調:當事情結果跟預期不符時,選擇對事實視而不見。例如:因為不利的資訊都會讓人痛苦,所以買入後就不去看壞消息,賣出後就不去看好消息。只關注自己想看的資訊,就會蒐集不到全面的回饋。
- 因果誤認:把時機湊巧當成是因果關係。作者舉例有些相信投資技術分析的人,會依據技術指標來投資 ,如果獲利就認為是指標有效。但仔細研究可能會發現只是時機湊巧,而不是真的存在因果關係。
如果我們並沒有真正認知到自己的行為做對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,自然很難透過學習,在下次得到正確的做法。
你在買入或賣出時會看參考點嗎?
作者說很多投資人不自覺的會設定參考點來做買賣的決策。而參考點可能有下列幾種,
- 歷史水準:成本價、最高價、最低價
- 期望水準:預期要有的獲益
- 從眾效應:看朋友怎麼說,專家怎麼說
很多人會把現在的股價跟自己的成本價相比,看看是賺了還是賠了,或者是跟近期的最高價或最低價相比,但作者覺得理性的人不會「往回看」,應該要「往前看」,依據未來的可能性來做判斷。
為什麼「買入就跌,賣出就漲」?
原來「往回看」的做法讓我有「 買入就跌,賣出就漲 」的錯覺。在股市下跌的時候,常常不甘心賠錢,甚至可能還想逢低攤平。 等了很久好不容易價格回到買入價,看到帳面變正就趕快賣出,結果價格又衝上去追不回來。這種經驗來來回回好多次。
而這就是因為一直回頭去跟買入價相比,才會有不甘心的感覺,如果往前看,該止損就止損,該停利就停利,就不會有那麼多糾結了。
「 損失厭惡 」和 「 風險厭惡 」
為什麼會造成這些糾結,跟風險厭惡和損失厭惡的心理有關。
- 風險厭惡:獲利的時候,人的心裡會討厭風險,很怕煮熟的鴨子飛掉,白歡喜一場。
- 損失厭惡:虧損的時候,人的心理不願意接受確定的損失,就想要賭一把,所以一直在等翻紅的機會。前面說的風險跟損失比較起來,人們更不能接受確定的損失,反而會想冒險賭一把。
你會賣出獲利的?還是損失的?
作者舉了一個研究來說明,多數投資人傾向賣出獲利的股票,而不願意賣虧損的股票。為了知道這樣的決定對不對,這個研究還分別檢視三個月、一年、兩年之後的結果,發現不管從短期或長期來看,被賣出的獲利股票仍在獲利,留在手中的虧損股票仍在虧損。
其實這就是受到前面說過的「損失厭惡」的心理影響。作者又問,難道是應該反過來操作?賣虧的,保留賺的?答案是都不對,應該要「往前看」。
多久盤點一次資產來確定盈虧才是對的呢?
我幾乎每週都會盤點手上的資產,但作者告訴我們:「不要清點」,應該要往前看,不往後看。不受過去影響,也不要依賴參考點。
清點資產本來沒問題,但人就是會不自覺比較獲利或損失,如果因此導致投資決策往回看,又被「損失厭惡」或「風險厭惡」的心理影響,就會落入惡性循環。
怎麼反轉「買入就跌,賣出就漲」的局面?
難道應該反過來操作:行情好的時候緊抱,行情不好時盡快賣出嗎?作者說關注的焦點,不應該在獲利或損失,根本就應該拋棄參考點。
忘記買入價,就不存在獲利或損失的概念,如果一直關注獲利或損失,那就是在往回看,是和過去做比較 。正確的投資應該是往前看,依據預期做決策,預期會上漲,就買入或持有,預期會下跌,那就應該止損。
為什麼不能天天查看自選股?
這個問題牽涉到「投資組合」的概念,作者說投資要考慮風險分散,應該要把波動方向相反的股票組合在一起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單一個股的波動就不重要了,因為會跟其他波動相反的股票完全抵消。所以理性的投資人不會關心單一股票的上下波動,只會關心資產之間的組合是否偏離。
資產配置是指資金在資產類型中的配置。例如多少比例放銀行,多少比例投債券,多少比例投股市。而資產選擇是指對某類資產的具體選擇,例如買哪些個股。
作者說資產配置對總收益的影響超過90%,但大多數人都把時間花在資產選擇,努力挑選個股。儘管知道投資要組合,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,卻只是形式上做到分散,實質上還是關心個股漲跌,誤把單一資產的漲跌當風險。
這樣就會導致惡性循環,關注個股的漲跌,就會往回看去比較成本價或歷史高低點,容易因為心理和情緒影響決策。如果下跌就越跌越持有,漲了又太早出售,幾個輪迴下來,即使最早規劃時是依據投資組合的規劃,最後也都亂了方寸。
理性分散化-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
每個人在做資產組合時考慮的點都不一樣,大致上是依據三個變數來配置:
- 資產收益
- 資產風險
- 個人風險偏好
因為每個人狀況不同,假設A年紀較長,能工作的時間只剩幾年,B才剛入社會,還需要再拼很多年,就有可能配置出以下比例
A: 銀行 66.7%; 股市 33.3%
B: 銀行 33.3%; 股市 66.7%
但是作者特別提醒,要確定籃子裡的雞蛋是不同類型的雞蛋。例如放50%在股票型基金和50%在債券型基金,這就是50/50的概念;但如果放50%在股票型和50%在混合型 (包括50%股票 50%債券) 這樣其實是股票型75%了。
做決策時依據的是真實帳戶還是心理帳戶?
我又再度被作者說中,她說很多人會把錢分成幾部分,一部分放在相對安全的資產,例如銀行。另一部分投資風險較高的資產,例如股票。 一個拿來保障基本生活,一個就想賭一下有沒有更高獲利的機會。
作者說完全理性的人的帳戶是「真實帳戶」,是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配置出最適當的投資組合,不會太在意個別資產的漲跌。但如果是以「心理帳戶」的角度來看,就會回到「厭惡損失」的心理,可能會過度保守,或者又因為不是立即要用到的帳戶,而有投機心理。
這本書乍看之下很好讀,而且作者的標題都讓我非常好奇,像是:「買熟悉的股票不對嗎?」「為什麼來回買賣不如不動?」「漲久必跌,跌久必漲?」不過認真讀起來有點累,因為一個標題不是對應一個答案,一個答案可能同時解釋了好幾個問題。有時候讀到後面覺得這個前面不是說過了嗎?要來回翻閱幾次才有感覺。果然投資不是那麼簡單啊!
我再努力一下看看,不然我覺得 0050/0056 真的簡單多了。
0056定期定額傻傻的一直買下去就對了
對呀 目前看起來至少是一種存錢然後又可以領股息的穩健做法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