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咖啡風味輪?你喝的咖啡味道出現在風味輪上了嗎?

更新日期 2021-04-24

好像沒有其他的飲品或食物,像咖啡一樣,聞起來的香氣幾乎要勝過品嚐起來的風味。而這種香氣包含剛磨好豆子時的乾香,和沖煮咖啡時的濕香。常聽到對於咖啡香氣的形容,包括花果香、堅果香、焦糖味、可可味……等等。

咖啡五味:酸甘香醇苦

在 對的咖啡學 看到作者說最基本的咖啡五味,包括「酸甘香醇苦」,而其中「酸」和「苦」扮演了關鍵的角色,咖啡的「甘香醇」就是藉由酸和苦引出來的。

  • 酸:作者說咖啡的酸味不是直接強烈的酸氣,應該讓你嚐起來有溫暖圓潤的感覺,而且在酸味之後應該帶出甘甜,如果酸得讓人感覺不舒服,就是種植過程出了問題。
  • 苦:我不太會欣賞咖啡的酸,但對苦味,倒是蠻有感覺。作者說咖啡如果喝起來沒有苦味就代表品質被破壞,而這種苦也不是單純的苦,讓你覺得跟喝中藥似的。而是帶香氣,不停留的苦味,吞下去之後口裡剩下「醇」。如果苦得讓人難受,那就是品質有問題了。

「酸甘香醇苦」應該不難體會。但除了這五種形容之外,我第一次看到對咖啡味道超級完整的描述,是在「我的咖啡生活提案」這本書。

書上有一頁咖啡風味輪,圓餅圖的配色很吸睛,上頭密密麻麻寫了幾十種味道,但是文字好多,我就沒有認真細讀,這回看到酸味能帶出甘味,苦味能帶出香醇,原來學問這麼大,趕緊翻出書來解惑。

沒想到這麼豐富漂亮的風味輪,書上卻只有短短幾行字介紹,它只寫了:「品嚐咖啡時,可以借助風味輪來辨認咖啡的風味和香氣…..藉由風味輪可以描述各式香味與口感的強烈程度,以便做為沖煮咖啡的依據。」

咖啡風味輪是什麼?

這下喚醒了我的好奇心,風味輪到底是什麼?上頭除了我們熟知的花香味、果香味、堅果味之外,還有奇奇怪怪的味道描述,什麼橡皮味、霉味、肥料味。。。咖啡會有這麼奇怪的味道嗎?

喝咖啡的時候,我大概只能說出喜歡或不喜歡,最多只能感覺到幾種味道的混合,無法確切說出來那是什麼。原來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風味輪,看著上頭的味譜,就比較容易能被提醒,這杯咖啡可能含有哪些味道。

「咖啡風味輪」是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和世界咖啡研究協會為了幫助大家把對咖啡「主觀」的感受,轉換成「客觀」的描述,努力定義出來的風味。

由內到外,從廣義到精細

風味輪有三層,中央是比較廣義的描述,越外圍的圓圈描述的風味就越精準具體。風味輪中央可以區分為九種味道:

  1. 烘烤味
  2. 香料味
  3. 堅果/可可
  4. 甜味
  5. 花香
  6. 水果味
  7. 酸味/發酵味
  8. 綠色/植物
  9. 其他

從第一層的 9個味道往外開展,可以再區分出第二層的 26個味道。以水果味為例,就可以再區分 4種:漿果味、乾果味、柑橘味、其他水果味。

第二層再往外擴展,又可以再分出第三層的 73個味道。例如以前面說的,第二層的乾果味來說,就可以區分為葡萄乾味和黑棗味。

風味緊緊相連或空格大小的區別

在風味輪之中,有些味道是緊緊相連沒有空格,有些空格較小,有些空格很大。如果相連,表示兩個味道的性質接近,像水果味大多是相連的,例如:葡萄柚和柳橙。

小空格表示關聯不緊密,例如:梨和葡萄柚。距離很大表示屬性沒有什麼關聯,例如:麥芽味和八角味中間空格就很大,確實這兩個味道就沒什麼相關。

也會出現怪味道嗎?

除了「正常」的花香、果香、巧克力香之外,前面提到,我對於「其他」項下的化學藥味、紙類、霉味,這些味道也出現在風味輪上一直覺得很奇怪。

原來風味輪所說的「風味」,是味覺跟嗅覺感受的結合,所以包含了由舌頭品嚐到的味覺,和由鼻腔感受到的嗅覺。從花香、果香到咖啡豆本身的缺陷,或者遭受的污染,都會包含在風味輪中,因為這些味道都有可能是我們在品嚐咖啡時會感受到的。

怪味道的來源:採收乾燥階段、儲存過程、烘焙階段

咖啡從種子到烘焙的過程中,可能受到各種原因影響,而產生不同的風味。這中間的變因,跟著咖啡豆一生的旅程,從基因、生長環境、加工方式、儲存運輸方式、烘焙程度以及烘焙師的技巧,造就了焦糖、花香、莓果、蜂蜜…等美妙的香氣。可是烘焙或沖煮時,卻可能產生會有可怕的怪味道,例如霉味、化學味等。

這些可怕怪味道的來源包括:

  • 採收乾燥階段沒處理好的瑕疵,或者儲存過程中陳化的味道。
    • 鹼味、發酵味:採收後未及時處理,或者乾燥階段的濕度溫度不正確。
    • 皮革味:乾燥過程中溫度過高,咖啡豆加熱太快,會造成油脂分解,產生皮革味。
    • 稻草味、木頭味:生豆處理完成後的存放過程中,生豆內部仍在進行反應,有機物質逐漸變化與流失,會變成稻草、木頭的味道。
  • 生豆處理存放時,因環境清潔、濕度引起的變化,以及烘焙過程的溫度不正確的味道。
    • 泥土味、霉味:生豆如果放在地面上晾曬,咖啡會吸收周圍的異味,產生泥土味;或者濕度太大,咖啡豆乾燥的過慢就會發霉,產生霉味。
    • 煙味、碳味:烘焙過程中升溫過快,咖啡豆被燒焦會產生煙味、碳味;升溫過慢,又會磨掉咖啡的風味。

按品嚐步驟使用咖啡風味輪

在這本 咖啡聖經 裡的風味輪和上面那本書畫得不太一樣。而且它畫的是一大三小,一共四個風味輪喔!這四個風味輪是為了幫助我們分辨、比較各種咖啡的香氣、風味、口感、酸質和餘韻。

使用的方法是這樣的:

  1. 香氣和風味:用大的風味輪辨識主要的風味。
    • 裝杯:第一步先用鼻子吸氣,參照風味輪上的描述,想想看這是堅果味嗎?如果是,像是花生?榛果?還是芝麻味呢?
    • 啜飲:第二步是啜飲之後看看風味輪,有水果的味道嗎?還是花香味呢?如果是水果,那麼是熱帶水果?還是漿果?如果是熱帶水果,那麼是荔枝?鳳梨?還是百香果?
  2. 酸質:第三步是再次啜飲,這次看看酸質的表現。書上說適度的酸質能增添新鮮度,而在右上角的綠色小風味輪,有16種酸質風味。包括正面的溫和、清新、明亮;也包含負面描述的單調、酸澀、反胃、濃嗆。
  3. 口感:第四步是專注口感,運用中間的小風味輪,感受嘴裡的咖啡是柔順稠密?還是淡薄清爽?
  4. 餘韻:最後一步感受吞嚥的口感,是清澈持久?還是粗糙苦澀呢?

運用這五個步驟就能分辨,也能具體指出我們所品嚐的咖啡具有哪些風味。

星巴克的咖啡風味探索

找資料的時候,發現星巴克也有一個 咖啡風味探索 的網址(如下圖),跟咖啡風味輪有點類似,不過因為它們不可能會提供怪味的咖啡豆嘛(不然不是打臉自己?)這個風味輪就沒有上圖的左下半輪,看起來比較簡潔一點。可以用這個風味輪來評鑑記錄自己喝到的咖啡風味,參考一下。

星巴克的風味輪有的味道是 :

  • 新鮮蔬菜
  • 水果味: 酸甜果汁, 蜜甜水果, 濃郁果乾
  • 烘焙堅果
  • 焦糖甜點
  • 異國香料
  • 深沉燻烤 (竟然會有醬油味?!)
  1. 先用左邊的咖啡雷達圖,評估味覺與嗅覺。從聞開始,憑著直覺,在聯想到的香氣裡依不同強度畫上記號。
  2. 標記完雷達圖之後,趁咖啡香氣還明顯時,啜飲一口咖啡。利用右邊的風味輪提示,寫下喝到的香氣。
  3. 等咖啡稍涼一點之後,再喝一口咖啡,這時候把喝到的酸、甜、苦與醇度的強度記錄在雷達圖上。

寫到這裡,忽然想到我在 好咖啡是什麼味道 中分享過,鄭華娟提到過,有些羅布斯塔豆會有金屬味或化學味,沒想到這樣的味道會出現在咖啡風味輪。

真沒想到小小一杯咖啡,學問還真多!

後記:

星巴克常常會出數位體驗活動,順著指示點選下去,就可以獲得專屬回饋。有時是全品項買一送一,有時是美式買一送一,有時是中杯升級大杯之類的。這幾天居然看到這次的數位體驗活動是學習像咖啡師進行咖啡品評。

一聞 二啜飲 三感受,然後畫面就出現咖啡風味輪了。利用風味輪來比對香氣/醇度/風味調性。像這個瓜地馬拉安提瓜咖啡豆,是帶有核果調性的中度烘焙咖啡,風味輪上指出它是帶有微微的巧克力、烤地瓜和焦糖布丁的風味。

再看這個春讚綜合咖啡豆,是黑櫻桃和辛香料香氣,伴隨核果香甜。我覺得好有趣,寫完咖啡風味輪才一個多月,忽然就看到星巴克數位體驗遊戲也有風味輪, 好巧啊!

推薦大家可以註冊星巴克Line帳號或者下載app,沒事注意一下,玩玩數位體驗順便增加咖啡知識,還可以玩個遊戲試試運氣,給生活製造一點小確幸 !

在〈“什麼是咖啡風味輪?你喝的咖啡味道出現在風味輪上了嗎?”〉中有 2 則留言

  1. 看到Irene已經連續好幾個月以來都發表咖啡相關文章,感受到妳對咖啡有濃厚的興趣,也努力探索與學習咖啡的知識。雖然我對咖啡沒有見解,不過閱讀妳的文章我學到好多不懂的東西,更喜歡妳展現對咖啡熱情的一面!

    1. Hi~米莉,
      其實我本來只是每天喝而已。寫了第一篇以後,覺得好像蠻好玩的,就繼續研究,還會因此發現一些相同或不同或互有關聯的知識,真的蠻有趣的。
      希望我對斷捨離也能一如咖啡系列,持續不懈,哈哈哈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