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聚好散的「加分離職法」

更新日期 2022-10-18

Catherine 在公司的日子在倒數中,她說最近都睡不好,睡前總覺得腦子轉不停,一個念頭還沒下去,另一個念頭又搶著上來。

有些是有建設性的未來思考,有些卻是前塵往事的情緒堆疊,畢竟在公司待了好多年,說要割捨哪那麼容易。

她說手邊的工作需要交接,但老闆還沒找到接手的人,責任感重的 Catherine 又是忙碌,又是擔心,心情煩躁,腦子裡亂哄哄,晚上更睡不著。

我在幫她找解方時,翻到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》的兩位作者最近針對職場工作者出的新書《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》,其中【第8章 好聚好散】超級適合她。

這個章節真的太有趣也太實用了。可惜 Catherine 已經提了離職,來不及讓她看【第7章 先別急著辭職,重新設計後再說】,只好直接面對離開的事實,來看這個過程該怎麼走,才能真的做到好聚好散。

在上一本書裡,作者提到設計思考包含五種心態,其中一項是「重擬問題 reframing」。就像上面截圖寫的,關於離職這件事,一般人可能第一個想法就是,幻想自己拍桌子帥氣瀟灑地說:「我就做到今天!」(然後還幼稚的想說,沒有我,看你怎麼辦!)

從踏入職場開始,就有無數次的時刻,包括菜鳥期被公主病同事叫去打雜、輕熟期被自覺浪費生命的鳥事綁住、熟齡期面對改變的組織文化無力回天之類的種種原因,腦中就是會出現「無效想法」:我不幹了!

書上講的實在很好笑,作者說,離職只有三種形式

  1. 去你的!老子不幹了
  2. 兩星期的尷尬跛腳鴨
  3. 加分離職法

老子不幹了!

不用作者說,大家都知道這個方法雖然很帥,但也知道這是兩敗俱傷的策略(而且重傷的不是公司,是你)。或許當下很爽,出了一口怨氣,但地球是圓的,你真的不知道誰會碰到誰。

我真的看過很多年之後,大概7、8年這麼久哦,當事人幾乎要拿到一家鼎鼎有名的新創公司的 offer。碰巧對方主管是我們的窗口,隨口聊了起來,然後他就 GG 了。

就算地球是三角形的,我都覺得不要這樣,如果不是有不共戴天之仇,永遠要留時間給公司,讓他們能有時間安排你離職後的對應方法。

其實這是兩全其美的做法,除了讓公司有時間準備,也是讓自己有思考的緩衝時間,畢竟你希望自己是在有準備的狀況下離開,而不是在心懷怨恨的窘境中消失。

兩星期的尷尬跛腳鴨

作者說最常見的就是這種。步驟上是

  1. 終於決定辭職
  2. 自己定好日期
  3. 倒數日前一個月寄出簡短的安全版辭職信

「接下來的兩星期,寄信人有一搭沒一搭繼續上班,和同事有不少尷尬的對話,接著低調的消失了」⋯⋯或許再寄個 farewell letter。

作者說這種做法不算錯,不過也不會帶給你什麼好處,他們推薦了第三種方法,讓每一次的離別,都有更美好的將來。

既然兩位作者都是「設計思考」界的大師,他們說萬事萬物都能設計,包括離職方式!要好好把握離職這個很棒的轉捩點,幫前一章好好收尾,然後開啟新的一頁。

離職前先決條件

不過在真正提離職之前,作者還是不厭其煩的叮嚀,要先考慮下面四件事情,真的到最後一步,再遞辭呈吧!

  • 先試著重新設計
  • 問主管一件事
  • 選擇離職
  • 先找到新工作

1. 先試著重新設計

前面說過在第7章【先別急著辭職,重新設計後再說】,建議了不少點子,例如在公司內部換工作等等。這章太重要了,這篇寫完之後,我再好好分享。

2. 問主管一件事

如果你已經試過第7章的點子,但是老闆還是每天逼問你業績在哪裡、半夜十二點傳 Line 問你客戶為什麼不續約、同事還是表面和諧,暗地扯你後腿……

作者說這時候你應該嘗試最後一件事 — 問主管一個簡單的問題,看他怎麼回答。這個問題就是「我做錯了什麼?

他的學生採用了這個方法,主管聽到問題很驚訝,嘆了口氣說:「其實你是最有生產力的工程師,是我自己家裡有事,很抱歉我把情緒發洩在你身上。你認為我們該怎麼做,我放手讓你去衝。」

我覺得這個學生的主管真的是鐵錚錚的漢子!大多數的人面對這樣的問題,應該會大言不慚的數落一頓提問人,至少也是假裝苦口婆心的給予教誨,怎麼有主管會自承是自己的情緒問題咧!

這個問題我也得到過答案,有點類似:「妳沒有錯,不過@$&#….(以下數千字)…」然後我就在聽不懂也搞不清楚的狀況下被慰留了。我猜應該是我有錯,但是沒慧根聽懂,然後繼續錯下去。

作者提醒我們,問完問題之後,要專心聽主管回答,不必替自己辯護,不要爭辯。而且要抱持同理心,盡量從主管角度看事情,如果有機會的話,或許可以再問「主管的主管」同一句話,說不定會獲得意外的答案。

3. 選擇離職

只要不是「被離職」,離職就是自己的選擇,不是因為別無選擇,不是因為老天爺不公平,不是因為壓垮我的那根最後的稻草,而是因為「這是我自己的選擇」,是我負責任的在我的人生中,主動做了這個決定。

作者說從正向心理學和自我決定論來說:你在人生中選擇要做的事,都是有意義和目標的!

4. 先找到新工作

在離職前要一面維持現有產出,還要不動聲色低調覓職,真的很困難。我聽過好多人都是先辭職,給自己一段休息旅遊的時間,或者去進修電腦英文之類的,再重新出發。

但是作者提出下面兩個觀點,希望想要離職的人還是盡量先找到新工作,因為:

  • 增加掌握新工作的機率:根據統計,有工作在手比較容易得到新雇主的回應。面試的機會高兩倍,而被錄取的機率可以高三倍。
  • 增加財務穩定度:從沒工作到重新找到工作大多需要 3-6 個月的時間,這麼長的時間沒工作,除了財務上面有坐吃山空的感覺,也容易因為心慌在最後容易誤下決定。

加分離職法步驟

不能衝動的「老子不幹了」,也不要「跛腳鴨」式的尷尬渡過兩週後銷聲匿跡,作者建議的這個「加分離職法」步驟如下:

  1. 收拾好再離開
  2. 動用人脈
  3. 好好交接
  4. 優雅轉身

1. 收拾好再離開

作者用露營來譬喻工作,「離開營地時要收拾得比來的時候還要乾淨」。作者之一的比爾,在這一段敘述中分享了他自己的經驗。他說他在蘋果待了六年,儘管苛刻,但很精采。

就像每一段美好的戀情,再怎麼開心,也會有疲倦的時候。比爾說在某個春光燦爛的週一早晨,經歷了短暫的週休二日,他的心底忽然冒出一個聲音: 「如果你的工作真的很不快樂,那就辭職吧。」

也是同一個時間,他意識到自己失去自主權成了囚犯,覺得自己被迫待在蘋果。他也領悟到,如果不快樂,他不必束手無策,他是有選擇的,可以做點什麼去改變。一瞬間,他突然感覺到自由,決定用加分的方式來離職。

比爾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來設計。首先,他想確定自己離職後,團隊仍能繼續運作。他花了幾個月安排兩位有能力的關鍵成員升職,也想辦法把下一個大型的筆電計畫交給他敬重的專案負責人。

同時比爾也透過非正式人脈尋找其他工作機會。在合適的機會出現時,他寫了一封客氣的辭職信。三個星期後,「比爾最後一天走出公司,對於自己留下的成果,以及即將前往的目標,感到心滿意足。」

這段話真讓人神往,我幾乎可以看到夕陽下的比爾,在蘋果大公園裡,面露微笑,欣慰的邁開堅定又雀躍的步伐。

圖片來源:apple

2. 動用人脈

這段作者是在說,離職前應該盡力維繫甚至拓展人脈,保住公司內外由朋友與同事組成的網絡。因為現在的同事都是金礦,他們在未來可以替你介紹工作,甚至在你的新工作遭遇困難時,說不定還要請他們幫忙呢。

可以用有形的方式聯絡感情,例如親手寫卡片,謝謝他們曾經提供的協助。重要的人脈你也可以請他吃午餐,一邊喝咖啡,一邊做「退場訪談」。

我離職的經驗不多,不過倒是反過來,年輕時曾經被跟我一樣菜的積極同事,找去一起跟即將離職的資深同事吃飯,一頓飯下來可以聽到很多有趣又實用的工作經驗。

一般離職前通常同事知道了以後,會離情依依的約吃飯,要走的人前一兩週飯局都是排滿滿。要離開的人也常常在最後一天請大家喝飲料,最近的新人類不像以前都訂相同口味的,前一兩天還會發google表單給大家自訂客制化飲料耶。

作者特別提醒:

換工作前如果想找人聊,要小心,總是有人會說溜嘴,盡量在最後一刻才公佈。策略上不要講,但如果你想強化跟某人的密友關係,就策略性的謹慎行事。

3. 好好交接

清理營地的目的是希望原來共事的戰友,以及接手你的人,未來能過更好的日子。交接包含兩件事

  1. 清理(上面有你的名字的)垃圾
  2. 提供關鍵提醒、步驟、聯絡資訊
  3. 撰寫快速參考手冊
    • 定期會議、活動、報告
    • 碰上特殊問題時,該找哪些可靠人士
    • 你目前正在處理的緊急事項
    • 已經解決,但可能不小心會冒出來的問題
    • 簡短摘要每位直屬下屬的長處

好好交接,真的很重要。我最近才聽到一個案例,原本在大家心目中,做事專業有品質的專案經理,在一個月的交接期過後離開,後續卻聽說他交接下來的專案無法驗收,客戶還有37個需求未被完成。。。

然後我聽到一個評語:「沒想到 Ben 是這樣的人。」當然,離職之後揹黑鍋的情況也不少,孰是孰非很難說,不過如果能盡量文件化、文字化,清楚溝通給相關人員,至少能多留下一些軌跡供人論斷。

4. 優雅轉身

「請讓大家微笑,捨不得你離開。」這句話可能會讓離職者心有戚戚焉。誰不希望離開的時候,大家儘管不捨,又衷心感謝與祝福。

作者提醒我們,關於你為什麼要走的原因,要有一個統一版本的正面故事,千萬不要再提自己的冤情,一定要抵擋「算舊賬」的衝動。

我相信離職一定包含了拉力和推力,尤其在一個公司越久,面對不開心的事越多,推著你逃離公司的力量可能越大。但這些事都過去了,現在的你已經決定邁向新的里程碑,在對外宣稱的時候,一定要強調未來的正面挑戰。

作者舉了兩個範例:

  • 玉石俱焚型:「我要走,是因為我老闆 Danny,他把好處都歸功於自己,把錯誤推給我….」
  • 好聚好散型:「我要走,是因為有機會學習新事物。我熱愛這家公司,但接受挑戰的時間到了。」(但不用提新公司有多棒,你不會想刺激舊老闆和老同事)

或許你會想比爾一樣花上一年時間準備離職,但一般來說,計畫訂在 2-6個月就可以了,按部就班,好好執行離職流程。

作者最後提醒我們,別忘了,你的目標永遠是累積專業口碑與人脈。不論你走到哪,這兩樣東西都會跟到哪。

我們 Catherine 是資歷深厚的專業工作者,不會有前述那些幼稚的行為,我想現在她能做的,就是把手邊的,大大小小,自己能處理,不能處理的事都寫下來,這樣可以幫助她卸下腦中轉不停的跑馬燈。以下是書中提供的範例,很值得參考。

節自 《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》p253-256

我做了一份10頁的退休前盤點與準備, 有興趣請輸入email, 索取免費下載喔!

馬上下載: 提早10年退休路線圖

從心態建立, 財富累積, 到日常規劃的全方位準備. 規劃自己退休後的斜槓事業, 找到一個再經營10年的計畫!

    發佈留言

  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