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變之書,轉變後需要規律感嗎?

更新日期 2022-10-28

回想起來改變應該是從 2017 年就開始了。起先只是來了一個表面能幹實則不想幹的人,在溝通的過程中,我總是用大白話極力反駁,用行動直接拒絕。2019 年外在環境急速冷凍所導致的生存壓力,雖然讓前面這個人變得無足輕重,但也讓已出現微細裂痕的信任關係面臨崩解。

經過近一年的整頓、調整與放鬆,最近「規律感」與「秩序感」的念頭忽然浮現。在跳出傳統思維、多方嘗試的一年後,忽然覺得我是不是可以定下來,把計畫拉長到三年?

比我更早經歷轉變之需,也比我更早找到青鳥的 Vivian 說:「是的!我們都會在變革創新與安全秩序之間尋求平衡,這樣的週期讓我們又冒險又安全,這都是需要的。」她說找到青鳥之後,接下來她也要建立她的秩序跟安全感,不可能一直在冒險和變革的。

轉變之書」是我在邁入新秩序前,回首的儀式。手上這本是 2013 年的版本,記得買來後我也認真翻過,但是,有些書,看得太早沒有感覺。

拍照時才注意到編輯的巧思, 看到了嗎 ? “變”是鏡像 !

這本書分成兩部,Part 1 闡述遇到外在改變時,進行心理轉變之必要。把握每一次的功課,放手才能進到下一步。也說明了婚姻關係、工作轉變,這兩個我們比較常遇到的轉變。Part 2 深入探討轉變三部曲:結束、過渡期、新開始。

改變還是轉變?

作者對改變和轉變做了定義,改變 (Change) 是外在的變化。換了工作、搬了新家、結婚生子,都是改變。但轉變 (Transition) 是內在的心理變化,它不是某個具體事件,而是為了適應外在變化所進行的心理調整,包括確定未來方向重新定位自我

如果只是改變而沒有轉變,那就像是東西換個擺放位置一樣,你或許會花點時間去習慣變化,但是對人生沒有什麼影響,也不會帶來內心深刻的轉變。

很早就聽過這個理論:人生階段的功課如果沒修完,還是會帶到下一階段,老問題會再出現,直到我們修完學分。因為我們只處理了外在的變化,沒有從內心真正轉變。下次遇到類似情況,又用直覺的老方法處理,就像希臘神話中永無止境推石頭的薛西佛斯。

為過去畫上句點

作者說每一次轉變都始於結束。不管是主動選擇或是迫不得已而改變,都代表舊的已經結束,而這些結束都可能會帶來一段時間的迷惘和痛苦。

對於主動改變的人來說,如果承認結果讓他們痛苦,就等於承認自己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;對於被迫改變的人來說,面對的迷惘和痛苦,也讓他們無法想像新起點就在眼前,不相信轉變會帶來新生。

對這兩種人來說,他們都渴望盡快擺脫過渡時期的不習慣和困惑。但如果不能清除過去的記憶,從內在心理層面放棄舊的,新的就進不來了

所有的轉變都會經過三個階段:

  1. 結束
  2. 一段時間的迷惘和痛苦
  3. 一個新的開始

對絕大多數人來說,人生的新開始,多少帶點神秘且偶然的感覺。最重要的開端,總在我們毫不知情的狀況下悄悄萌芽。所以結束和開始之間,有一段荒蕪的時間,讓人感覺無所適從

幾乎無意外的,轉變的過程總是經歷落葉、入冬,然後綠芽又掛上乾裂的褐色枝頭。該走的過程還是要走,如果急著壓縮時間,或者直接省略步驟,很可能讓該完成的功課完成不了,反而白白受苦。

迎接結束

面對結束,有些人不喜歡拖拖拉拉,寧可長痛不如短痛,主動選擇結束,轉身就走;有人不想下決定,等待命運安排,欲走還留。每個人的處理方式不同,反映了童年以來的經驗與處理方式。其實,選擇早走和選擇晚走的人,都在試圖逃避結束帶來的不安

對於結束,總有些人認為錯不在己,自己是別無選擇的。但大多數人會承認,對於正在經歷的轉變,自己是有一定責任的。受到 2019 年外在環境影響的人,不只我一個。我也在觀察其他受影響的夥伴們,大家的回應方式。

我的確看到有人面對改變,不認為自己有問題,而是舉出其他例子,抱怨為何他們沒事?為何不是處理他們的議題?還有一種人是,表面上認為改變是既成事實,就往前走吧!但我知道所謂的往前,只是事情往前,情緒以及處理事情的態度並沒有往前,再來一次,還是會重複發生!這些觀察,讓我常常自問:我呢?我在什麼狀態?

希臘神話斯芬克斯之謎

貫穿本書的希臘神話斯芬克斯之謎:什麼動物早上四隻腳,中午兩隻腳,晚上三隻腳?

人生的兩個關鍵轉捩點:第一個是懂得用自己的兩隻腳行走 — 從依賴他人,轉變為能獨立生活。無論一個人的生命經驗有多大的不同,其實都在完成人生一個基本任務 – 從充滿依賴,到獨立自主的轉變,從渴望脫離童年,到找到自己的定位。

第二個轉捩點,從獨立行走到倚賴拐杖。這個拐杖,隱含了生理衰老、受苦內省,以及從因循守舊中解脫的一連串變化。我們在獨立之後,又追尋一種和人群更複雜深刻的連結感。在人生的第三階段,則處處都有這兩次轉變所留下的影響。

大多數的人過了30歲,就會發現生命是以一種交替變化的方式向前推進:穩定、變化、穩定、變化。。。到了40多歲,可能會開始意識到,和年輕同事間有了代溝。年輕人和老年人各就各位,只有中年人喪失了自己的歸屬感。

確實,我的同事 Ellie,責任心很重,又跟我一樣愛胡思亂想,最近剛揹了房貸。她告訴我,年輕人不用多想只需往前衝,年紀大的一群家庭責任接近尾聲,而且又有積蓄撐腰,在中間的她不知道該怎麼擺放手腳,總是覺得身心困頓。

我一直在想怎麼回答她的問題?書中這段或許可以回答,作者說 40多歲的人,應該重新評價自己一路走來的夢想與計畫。如果你的夢想已經達成,你會問:「That’s it ? 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嗎?」如果你的夢想沒達成,就會發現自己處於「我永遠別想如何如何……」的神經質狀態。雖然令人沮喪,但這也為我們打開了全新的一扇門。假如能從過去的困惑中超脫,清醒的認識自己,許多人最終會發現自己最想怎樣做什麼事,想成為什麼樣的人

對自己的期望

中年之後的人生,不需再被劃分為不同的階段。我們能感覺人生正在改變,但會怎麼變,卻沒有確定的模式。步入這個階段的人,生活上的大改變通常不是因為自己做了什麼,而是其他人的行動所造成的。例如:小孩搬出去住、同輩的生病或死亡,都可能帶來不想面對的轉變。但是,每一個轉變都是一場結束,也是開啟新人生成長的一扇門。

我們會開始想弄清楚自己是誰、生命的意義是什麼?我們會想從煩擾的現實世界中超脫出來,到寂靜的山林中反思學習。我們越來越看重生命的意義,對名利成功越來越淡然。

榮格曾經形容這樣的狀況:「成為一個社會上有用的人,雖然也很不錯。但這已不再是他的人生目標。當他不想把自己的創造力貢獻給社會時,他轉而用這股創造力來讓自我成長。」

人生下半場的三個使命

這段歷程,作者用荷馬的《奧德賽》來說明。原本三週的返航,主角奧德修斯卻經歷種種險阻,變成了十年的旅程。在整個旅途中,他漸漸發現,一切都反了 – – 過去對的事情,現在都成了錯的。試圖通過海妖和漩渦的他,其實只要放棄對抗,就能安然通過

但一到了海峽,他就忘了禁令,在英雄主義過時的年代,還不忘記扮演英雄的角色。在不斷失去的痛苦過程中,他發現了新的勇氣,和戰場殺敵不一樣:在被剝奪的狀況下堅持下去以及放棄自己的身分,不再倚賴過往的名聲。也就是說,他超越了需要用社會地位來自我認同的兩條腿階段,而進化到必須依靠自身力量來面對整個世界的階段。

返家的過程中,他遇到了一個又一個的險阻:海妖的歌聲讓人偏離目標;香甜的忘憂果讓人忘記回到船上;仙女永保青春、長生不老的承諾也讓人想永遠停留不再離開。奧德修斯就在一路上和自己的弱點艱苦奮鬥。

即使抵家,他仍然必須與內心的干擾奮鬥,想辦法在精神上真正回家。作者也在這裡提醒我們,隨著年齡增長,男性似乎變得比較親切與關心,女性則更能接受自己積極與自我中心的一面。換句話說,兩性的相互學習對於人生下半場「回家」的過程,也有很好的助益。

他總結說,人生下半場有三個使命:

  1. 我們要放下前半生用來應對世界的習慣
  2. 我們必須抵抗「放棄人生成長吧」這類的念頭,拒絕那些想要「永久停留在某個美好地方」的邀請;
  3. 想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園,你得付出努力才行

他說,奧德修斯的長途歷險,糾正了我們長期以來的觀念:「在30歲到60歲之間的我們,誤以為生命會像一片連綿不斷的草原,一直到你退休前,人生都不會有太大變化。」生命後半段的轉變,帶給我們一個很特別的機會,讓我們能打破長久以來習慣的社會環境,讓我們有機會去做和過去完全不同的事。相較於人生早期,我們迎接的是一個能與心靈共振和諧的季節。

可惜,這個階段常會被外界環境干擾。我們會擔心很多問題:未繳清的房貸、小孩的學費,以及其他與安全感相關的擔憂。在這種情況下,談什麼嶄新的開始、心靈共振和諧?是否太奢侈?作者承認,確實很難。但他想告訴我們,年紀不是人生走下坡的理由。不管轉變為我們帶來什麼,從生命中帶走什麼,都是在引領我們走入人生的最佳狀態。

許多年後當你回想此刻,也許會驚訝於自己的後知後覺,生命正在發生那麼大的變化,而你卻毫不知情。回首來時路,你會發現,曾經讓你無比艱難的轉變,其實不過是生命中兩個樂章之間的小變奏而已。打破自己的思維,用不同角度來看待你的處境。

確實,面臨改變前,我已對重複又熟練的工作感到不耐。但是我就像作者說的「天真的以為生命是連綿不絕的草原」,如果我不想要改變,它就不會變。雖然面對改變很錯愕,但這個過程確實讓我有重新充電和活過來的感覺。

作者還提到一旦看清轉變的好處,無論轉變是誰強加給你的,你對那個人的憤怒就會消失殆盡,或者你會意識到舊有的一切,沒有記憶中那麼好。對的,經過兩年之後,我對能幹不想幹的那個人的怒氣已經消失了,我發現我可以真心的對他微笑了。當然不至於感謝他,但我覺得他只是過客,沒什麼好氣的。

給自己空間,迎向生命中的變奏

作者給了一些建議,關於在等待的過渡期中,怎麼樣可以安頓身心:

  • 留一點時間給自己:外在的變化可以在一瞬間改變 ; 但內在的重新定位、新的規律需要時間。轉變有它的步調,不要太心急。
  • 不要衝動,不要盲目行事:出現變化時,我們總忍不住想快速進到下個階段,但轉變不只是為上一章畫下休止符,還要弄清楚為了演奏下一樂章,我們要學習些什麼。不要因為心急、不成熟的決定,而導致轉變夭折。
  • 擬定暫時計畫:在完成內在轉變之前,還是要讓生活正常進行。在等待的時光中,找出暫時的替代方案渡過轉變。
  • 在小事上照顧好自己:不需要強迫自己完全改變,延續日常的生活小習慣或喜好,是很重要的。先將自己對未來的期望保存起來,好好照顧自己。
  • 考慮到轉變的另一面:如果是被動改變,我們會很容易看不到轉變可能帶來的好處 ; 如果是主動改變,我們又會不想考慮改變可能會付出的代價。不論是哪一種,都需要多想想轉變的另一面。
  • 找個人談談:不管他人的建議是否真有幫助,重要的是透過語言或文字,將自己的疑慮與感情爬梳整理。小心那些自以為是的人來告訴你該做或不該做什麼 ; 也要小心別忽略那些反應出乎你意料的人,如果人數不止一兩個,更要注意。
  • 試著這樣來理解轉變:轉變是一個擺脫現狀的過程,就像暫時與世隔絕,然後你就可以發現全新的自我。歷史的發展也是,動盪出現、舊有秩序崩解、然後重生。關鍵性的轉變總是發生在日常生活之外,經過淬煉,才能獲得堅強和美好。

要適應轉變的生活,可能要花幾個月甚至是幾年的時間。在決定真正想要過的生活之前,你可能要先花點時間過渡,或許很困難, 因為你恨不得立刻拋開一切,但掙扎感已經漸漸撫平,一旦決心要做什麼之後,現在的日子不再像以前那麼難受了,你可以開始將精力慢慢移到未來的新計劃上。作者這段話讓我放心不少,在轉變之前還是要花時間做準備的,不要在還沒有想清楚之前衝動行事。

工作與轉變

我一直很相信「以終為始」這個概念,先知道目的地在哪裡,才知道該走哪一條路過去。但看了作者這段話才知道,這條路不是直線,而是迴圈。他說:「人生不是一條通往成功的直線,而是一連串螺旋式上升的迴圈 …… 成長,不是緊抓住夢想不放,而是不斷地放棄原來的夢想,並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創造新的夢想」。

而正好今早,忽然看到我之前提過,很用心記錄孩子成長過程的 b媽,在 這篇文章 中提到她不懂自己的兒子,為何原先鋪順的路又要改變?她說:「有時很疑惑,他自己規劃的路,都走得順順的路,為何孩子要改變? 」驗證作者前面的說法,她的孩子就是在上升迴圈中一次次打破自己原來的規劃,一路創造新的夢想。

這或許是因為,我們永遠無法一眼看到盡頭,總是需要在撞牆時轉個彎。而轉彎的意思,就是放棄原來的路線、放棄原來的樣子、放下現在的做事方式、放棄原本的觀點。第一要務,就是學會放手

反省回來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,自己的「轉變歷程」。我這次的經驗是,我是主動提出結束的人,但我原本只想結束第一段,之後的發展卻出乎我期待的,連我不想結束的部分都結束了。

結束本身好像不是那麼痛苦,讓我在意的是別人會怎麼看、怎麼想?這些想像和自我腦補的劇情,讓我覺得很擔心,而幾乎要為了這些想像中的眼光做出衝動的決定。

作者說了一句大家都已經知道的話:人生是你的,別在意別人怎麼說。但後面這句,可能很多人會忽略:「轉變真正的重點,不是外在環境的改變,而是你的內在 你必須打從心底放下原來的自己,然後從新環境中找到一個全新的你。」

難道像是蛇和蟬的蛻皮、 寄居蟹的換殼嗎?我猜想或許不是,蛻皮或換殼很可能只是外表改變。真正有效的轉變,有可能在外表上似乎變化不大,但內心已完成轉換。或許環境看起來差異不大,但內在強大到自己知道就好,不在意別人的眼光。

面對轉變的兩個問題

問題一:現在我該放棄什麼?

作者再度強調:轉變必定始於放手。他說,在人生旅途中,我們常常來到某些分界點,而在這些分界點上,過去對我們無比重要的信念、我們對未來的期待、對別人的看法等等,會突然間全變了。這時候該思考的是:我該放棄什麼?但通常我們問的卻是:改變之後我能得到什麼?

作者說如果不先面對結束,就不會有真正的開始。我們只會去追逐各種看起來不錯的機會,實際上對我們的成長沒有半點好處。所以面對轉變的第一個問題, 先問問自己:此刻,我該放棄什麼?如果要為這個結束的人生章節下個標題,你會怎麼總結?如果你現在正在經歷轉變,你會怎麼形容它?你會怎麼描述下一個發展方向?

問題二:轉變過後,正等待登場的是什麼?

這個答案會來自你的內心,是一種內在的需要。或許會透過外在事件引起你的注意,可能是一個念頭或白日夢,或者是一個疑問:為什麼我一直在替別人打工?為什麼我想做的事,拖到現在還沒有行動?也可能來自朋友之間不經意的談話,或者一個電影場景。不管是揮之不去的想法或一個小插曲,都在提醒你有些事情正等著你捲起袖子展開行動

我們可能以為自己不知道,下個轉變方向會是什麼?模模糊糊的,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也有可能,那個或許有機會。不論是什麼,試著寫下來。對我來說,這就是實驗的過程。我把幾個覺得有趣的方向列了出來,十個月後的現在,有些主題已經開展,而且往我原先沒預期到的方向走,有些主題還沒開展,但未來,或許會開始喔。

工作轉變和生命歷程的關係

  • 成年期:18~25歲,從依賴到獨立
  • 家庭期:20+~50+,打造自己的世界,工作 & 養家
  • 林棲期:40+~,家庭期的結束

人到中年,有些人心裡開始有一種模糊的、說不出來的不對勁。作者說,古老的印度人知道,這是因為我們正在經歷家庭期轉向林棲期的過程,生活重心由家庭轉向了自我內省。正在努力穿透繁瑣的日常表面,看到生命深處的自己。這時候需要做的事是,回頭去看自己走過的路,重新對自己評價。

但是對現代人來說,在這個階段,很多人還在進行事業的最後一搏。正因如此,我們不會知道生命到了自然的轉變點,也不會將它列入職涯計畫,所以當轉變來臨,我們會不知所措。

在40-45歲之後出現的轉變,如果沒有處理好,可能會帶來失落感:過去支撐你一路向上的有效方法忽然不管用了,曾經有趣的事物也變得乏味。而當我們意識到該與過去告別的時候,空虛感卻出現了,我們忽然發現自己的成就如此渺小,可能會想提前退休算了,儘管還沒有足夠的錢養老。

  • 遁世期:生命最後篇章

關於退休,我們很自然的會想到:如何安排更好的生活,如何制定熟齡就業的制度,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,從飲食下手永保青春,銀髮族的投資理財,確保年老時仍擁有穩定的收入等等。但作者說,這些讓老人忽略了真正該做的事,真正該做的事已經跟金錢收益無關了。重要的是你真正應該回饋給社會的事,也就是你前三個人生階段的豐碩果實。

每次的轉變我們都期待能把擁有的東西全部帶入下一階段。但在生命的某些時刻,放手才是回應生命的唯一正確抉擇。生命最後一個階段的主要任務,就是將個人的人生收穫留給後人,教會年輕人如何將自己的人生歷練沉澱成智慧。

看完了Part 1,其實一開始的疑惑並沒有獲得解答,我還不知道轉變期過後,是否會有規律感與秩序感的需要?不知道作者在 Part 2 是否會解答我的疑問?

但是 Part1 提供了面對轉變很好的指引,讓我們知道,結束的必要性 ; 從內心轉變才能真正因應外在改變。而我最有感覺的是:他提到《奧德賽》主角奧德修斯抵抗「放棄人生成長吧」,拒絕那些想要「永久停留在某個美好地方」的邀請,因為這呼應了我自己在還沒意識到轉變之需時,懶散又無趣的心情 (愧)。

在〈“轉變之書,轉變後需要規律感嗎?”〉中有 2 則留言

  1. 好喜歡你的文章說的「規律感」與「秩序感」
    在開始經營部落格之後,每個月、每個禮拜
    都有自己的進度,一定要保持這樣的狀態,否則真的很容易鬆懈。

    1. 哇,你的網站好專業,要有一定的規律和秩序,不過我覺得偶爾也是要給自己一些空間,這樣才能走得長,走得久。加油加油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